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从江县打格村:九万大山飞出金凤凰

    信息发布者:oudy12580
    2019-12-23 12:46:20    来源: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   转载

      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,车在浓雾中穿出又穿进,两个小时后,记者来到了距离乡政府驻地38公里的打格村。


      这里是从江县的最南端,也是秀塘壮族乡最偏远的一个村。打格村有178户,770人,有10个小组7个自然寨。


      茫茫九万大山在这里绵延,秀塘乡境内的主峰尖山高达1600多米,这里山高谷深,交通不便,却因教育而蜚声从江。


      在村口遇到赵正乾的时候,他穿着一身旧衣服,一个编织袋用绳子穿成双肩包的式样背在背上,正准备上山去。


      听到是要采访关于他儿子的,赵正乾朴实的笑容里带着自豪。


      过去的一年,可以说是他家里变化最大的一年,这一切变化都只因儿子赵承坤去年大学毕业了。毕业后,赵承坤考进了榕江的建设银行,然后结婚生子,又贷款买了辆小汽车,一家人的命运从此改变了。


      像赵正乾家一样,把子女送到学校读书,并因此改变家庭命运的,在从江县秀塘壮族乡打格村数不胜数。


      下甲路组是打格村最偏远的一个自然寨,只有7户人家,却出了11个大学生。如今,只有两户尚在寨里居住,还是因为家里老人故土难离。


      鱼稿组有27户,有30多人考上了企事业单位,在外工作。


      秀塘乡人大主席陆孟雄就是从鱼稿组走出去的,说起因教育改变命运的过程,他感慨万千。


      “我们这里原来有50多个在打秀中学读书的,后来在1980年的时候,这个中学撤并到原宰便区中学去了。因为太远了,很多人都不读了,我们只有3个人去了。”


      从打格村到宰便中学有120里路,不通车,只能步行。


      “要翻很多座山,天还没亮就要出发,先到秀塘,再到加榜,走到宰便的时候天已经黑了。”陆孟雄总结,“等于是两头黑。”


      1982年,陆孟雄成为打格村第一个考上师范的学生,毕业后,当上了老师,成为了村民眼中“吃皇粮”的人。


      有了榜样,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把子女送到学校读书,因为他们相信了“教育能改变命运”。


      赵正乾的儿子开车回来接他去了两次榕江,“去照顾孙孙。”他说,“他妈妈都还没去过,只有我去了。”


      “那你儿子读书的时候,你送他去贵阳没有?”记者问


      “没有,不晓得在哪点,从江上高中都是他自己去的,大学也是他自己去的。”


      赵正乾去的最多的是广西,为了供儿子读书,他和妻子常年在广西打工,砍桉树、搬东西……农忙的时候回来种地收粮,忙完了又接着出去打工。


      “他愿意读,我们就打工供他啊,有什么办法,就怕他不愿读。”他说得坚决。


      孩子愿意读,家长愿意苦,希望的是孩子不再像祖祖辈辈那样困于这九万大山之中。


      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,打格村走出了70多名大学生。现在村里有121人在各类学校就读,其中大专以上在校14人,辍学率为零。


      “秀塘被评为从江县西部教育的明珠,打格村就是那颗明珠上最耀眼的光。”陆孟雄说。




   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钱仕豪


    编辑 刘添元


    编审 肖慧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